網頁

2019年2月17日

2019年二月號

*|MC:SUBJECT|*


親愛的南女學姐妹:

9
天春節假期剛過,容我向大家拜個晚年,祝大家新的一年裡事事興旺、天天健康、時時開心如意!
 
今年暖冬,2月份即已春暖花開,南女人的心情也份外雀躍歡喜。
 
今年最令人興奮、預計在9月份舉行的畢業30年、40年、50年重聚,已經開始籌備,並公開征集58、68、78級的總召集人。跑得最快的68級(畢業40年)不但已經有了總召集人郭月娟,而且已經召開了第一次籌備會!
 
而備受期待的94級蔡宜均校友3月9日晚間的《寫給未來的孩子》音樂會,也在第一波的熱烈搶購門票後,剩下有限的座位,欲購者要從速把握喔,否則要向隅了。
 
我也要向您報告:南女TIMES 從本期起,增加了2個新的專欄,一個是“不一樣的身影”,報導我們非常敬佩和感動的重量級校友——這期報導致力膠原蛋白大用的推手~~67級黃玲惠,之後將報導甫獲“懿行獎”的喜憨兒基金會董事長57級蕭淑珍。
 
另一個是“繽紛人生”,報導校友們最近的精彩個人特殊經歷或活動,這期報導的是57級吳素真的舞台劇“人生之河”的感人演出,和65級蘇淑菁、76級陳得文和87級楊倫欣參加台南美術館開幕音樂會的震撼演唱。
 
而回憶南女舊事的“戀戀南女”,除連載陳一鳴圖文並茂的專欄外,之後將刊登當年轟動一時的南女“健姿小姐”的選拔,以及58級310同學對林春山導師的追憶。
 
原有的“椰風谷報報”也將持續,這期我們報導了南女最美麗的一則愛情故事和正展開製作的高喜香老師食譜復刻版、67級蘇慧貞續任成大校長、以及67級和57級學姐妹在美國和台南的歡聚……
 
我們用心更新的更豐富而營養的“南女TIMES”菜色,希望您喜歡、也願您覺得受用喔!
 
我們在此也鄭重向各位南女人征稿,歡迎您多多投稿或惠賜“情報”,讓我們可以進一步挖掘和採訪報導活躍的南女人身影喔! 

南女校友會理事長
莫昭平敬上
2019年 2 月 15日




重聚組~強力募集!!
 
台南女中校友會《逢十重聚》活動小組開始動員~~
徵求熱情熱血熱心的南女人,加入活動小組的行列,
一起促成超有梗,超溫馨的《2019重返南女風華》 活動~
 
特別徵求以下級別 【總召集人】:
畢業30週年78級校友 (民國78年畢業)
畢業50週年58級校友 (民國58年畢業)
 
期待與同窗再次聚首的南女人,
請與校友會重聚組聯絡~
與我們一起來醞釀一個難忘的重聚~
 
溫馨的重聚活動,只是一個緣起
是一個從今而起與尋回的姊妹伴繼續在人生路上攜手的新開端~
來吧~ 加入,或推薦~
一起構築屬於78,68,58級的《2019重返南女風華》

請填寫表單或將表單傳送給妳推薦的校友。
重聚小組工作團隊成員即將與您聯絡:https://goo.gl/forms/wub5lUvBFZi0YQz43





校友合唱團~團員持續招募中!!
 
台南女中校友合唱團FB社團 https://www.facebook.com/groups/1745982088783969/
練唱時間:每週六下午 14:30-16:30
練唱地點:府連路 迦南教會
 ====================
校友合唱團成立半年來,
已經陸續接到三個表演邀請!
 
歡迎學姊妹們,一起來唱歌吧!
每週2小時,
專注的發聲練習,
努力的跟上節奏,
享受著樂音悠揚,
聆聽各部的和音,
忘卻了瑣事繁雜。
來呦~
一起回到與音樂共鳴的美好~
團費優惠方案實施中!
快加入我們吧!




蔡宜均校友音樂成果發表會--寫給未來的孩子 

時    間:2019年3月9日(週六)晚上7:30
場    地:台北松煙誠品表演廳 

地    址:110台北市信義區菸廠路88號(https://goo.gl/maps/wo5E4gAuZVm
售票連結: https://goo.gl/M8ayru餘票不多,敬請把握!)

 
三大超商也可以購買哦~(點擊以下連結,按圖操作,選擇「寫給未來的孩子」音樂會,再選擇座位,付款,就拿到票了!!)
7-11 統一超商  http://bit.ly/2SEH1va
Family 全家     http://bit.ly/2SIbNDm
Hi-Life萊爾富   http://bit.ly/2SEL0HY
 
延伸閱讀--
【寫給未來的孩子】粉專
https://www.facebook.com/sendmusicByOurHeart/
 
蔡宜均個人官網
https://www.tsaiyichun.com/about




心中有愛 逐夢踏實,致力膠原蛋白大用的推手~黃玲惠教授     文/張瑩瑩,67級

介紹成大黃玲惠特聘教授之前,聯想到台北信義區大排長龍的一蘭拉麵,店裡只賣一種豚骨拉麵。隊伍被帶入小房間後坐在像吧台又像K書中心內,區分成一人一格的座位,寫完簡單不失細緻的單子後按鈴,前頭捲簾打開收走單子。捲簾又開時,是麪條煮好15秒內必須送到顧客面前,只為了專注品嚐最美味的拉麪。1960年代一蘭拉麵從九州開始,不斷研究改善至極致,他們的配方全世界只有四個人知道。吃過以後舌尖的記憶久久不能忘懷,湯汁一路舔到碗底,出現日文,意思是最美味的最後一滴,真的好吃不假,一再排隊光顧我也願意。拉麵店眾多種類也繁多,平凡的只能充飢,吃後即忘,一蘭卻完全不同。專一專注研發加上保護智慧財產,事業才能登峯造極,一蘭拉麪正是代表。

67級黃玲惠,研究膠原蛋白(構成人體結締組織的重要蛋白質)三十餘年,堪稱國內膠原蛋白研究的始祖,並於二十幾年前即前瞻性地提出將透明質酸(亦即玻尿酸,在細胞組織發育初期扮演重要角色)以適當比例和膠原蛋白結合,可有效促進傷口癒合。2018/12/20她應邀至台北醫學大學聯合講座演講,發表最新的兩項發明,一項是為蟹足腫傷口找到治療方法,一項是有機會讓下肢缺血需要截肢的病人可以有治療的新藥,其卓越研究成果受到各界矚目。如此一生懸命在研究,從發現到發明、申請專利、得獎豐碩,致力轉譯到產業界及臨床應用,黃玲惠絶對是台灣生科界奇才。有如其他品牌無法相比的一蘭拉麫。


黃玲惠北醫大演講後與陳惠鈴,張瑩瑩三人台北慶祝聖誕

玲惠和我高三303同班,我們常在學校一起做數學練習題。有時一些難題絞盡腦汁後同學陸續都放棄了,只有玲惠仍繼續努力解題,不逃避、不厭其煩,就算結果還是無解。她短跑甚快,寫得一手好字,教室壁報多靠她完成。




回到南女合作社,補充重返18年華的活力


我們都有濟世救人的夢想,所以選讀丙組。大學時兩人來到台北,我住吳興街台北鄉下,宿舍中桌上常放真人頭骨,床下收藏人體骨骼,同學寧可約我到公館美麗的台大校園,不敢走進我臥室。因此我有機會見到玲惠念農化研究所時,用鍋子和筷子攪拌,提煉出來一條條像未煮洋菜般的首批膠原蛋白。我們談話常一本正經,話題像:「膠原蛋白為什麼可用於美容?」旁人覺得無趣,我們卻津津有味地聊著。

從來不曾聽她談過維他命Boy,一天玲惠出現在吳興街找我吃飯,突然拿出一盒喜糖,告知我畢業後將結婚,隨同學長夫婿到美國唸書。留學期間她如果到台北來,會找幾個同學相聚。學習生命科學不是一條容易的道路,漫漫長路再回來台大任教時,我們已升格成媽媽。問到研究她說:「還是膠原蛋白呀!」提到美國南加大指導教授是美國膠原蛋白研究的開山祖師,回到國內她開啟人工皮膚的研究,一貫謙虛的她說:「我想幫助燒燙傷病人。」

玲惠念名校,又是留美博士,但她非常謙和良善,不曽感受她在同學面前,表露過一絲自大驕傲。

為了家庭,玲惠又隨先生到成大,任教於生物科技研究所。她的專長在研究細胞外基質:如膠原蛋白,透明質酸等,以及這二種物質與幹細胞的交互作用。實際應用就是再生醫學、生物材料、組織工程等。十多年前曾參觀玲惠設計的新實驗室,從研究計畫小配件一一累積的顯微鏡和基礎設備,簡單乾淨有效率,實驗成果已經媲美國際級水準。從1990年至今,玲惠已發表數十篇研究論文。申請近百件世界各國專利。其中「多孔狀膠原蛋白基質」申請到12國專利。節錄她曾獲得的獎項:二屆「國家新創獎」,「李國鼎科技與人文講座」金質奬,「波蘭國際發明展金牌奬」,「俄羅斯阿基米德國際發明展金牌獎」,二屆「國際發明家學術國光獎章」,2014「國際傑出發明家終身成就獎」,2017「科技部傑出研究奬」⋯ 黃玲惠曾任史丹福大學醫學院客座教授,獲頒國際生醫材料科學及工程學會會士,先進材料製程與製作國際會議科學委員會委員,學術期刊編輯及顧問等等。是學者、教授,還是科學家、發明家。目前是成功大學生物科技與產業科學系特聘教授,醫學院臨床醫學研究所合聘教授,成大再生醫學卓越研究中心主任。尤其還是二個兒子的媽,一直兼顧到家庭,那才是真正不容易。

即便研究發明成果裴然,教書工作十分忙碌,玲惠常常主動聯絡關心同學。有一年大年初三玲惠在台南主辦67級同學會,大約來了二十人,66級唐秋敏,賴淑芳老師也出席,那是我們同學最後一次見到游育芳同學。回到台南我常搭玲惠的小銀車:參加同學小聚,游育芳追思禮拜,回女中校園散步,甚至搭高鐵她也載我去。車上就是平時忙碌的我們難得知心聊天的時光。玲惠將我加入最早聯繫303同學感情的「高中園」line群組,後來陸續加入67級其他班同學,「高中園」當成基本成員,才能有67級40重聚時同學的快速入列。


女中百年慶67級黃玲惠,張瑩瑩,余雪賓回南女自行校園巡禮

若說實驗室冰冷,學術沒感情,那研究生命科學專心在研究細胞外物質的學者黃玲惠教授,四十多年交情中,我卻看到她滿有愛心情感。她認識也信靠創造生命源頭的上帝。她常謙卑的說:「我發明的靈感來自向造物者求智慧、偷知識、學聰明。」

最後用黃玲惠自己的話做結尾:「我希望成為神寶貴的器皿,活出生命的價值與意義⋯專利是為台灣申請的,希望我們有如美國Apple公司,不再是毛三到四的代工廠,創新加平台,讓我們為台灣發光⋯⋯我還在學習中⋯⋯ 」高中時代濟世救人的夢想剛萌芽時,我們都不知道未來怎麼達到,只能一步一腳印地前進摸索學習。唯有不忘初衷,不改其志,好學慎思敏行,將愛放心中的人,才能蒙恩惠走進夢想的園地。黃玲惠現今的發明應用到再生醫學、新藥,已開始濟世救人,真正造福國內外更多更廣的人群。


2018重返南女風華,67級的40重聚合影





陳一鳴老師重磅新專欄「來去南女----南女的前世今生」隆重登場!

最美的紅樓──細說南女自強樓(二) 文 / 陳一鳴,南女歷史科退休老師

1899年日本因白蟻肆虐之影響,建築界一度施行「木造廢止論」,加以此時臺灣磚造技術日趨進步,並廣泛運用於各種公共建築上,自強樓便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興建起來的。其紅磚折衷式學校建築之特色除磚造外,多有混用西方歷史的建築元素,但僅是零星的、點綴式的素樸呈現,像自強樓山牆之華麗風格卻是極少見的。
 
因為是紅磚建築,將一塊塊長條狀的清水磚堆砌而成,與今日之鋼筋混凝土之「一體成形」施作方式不同,它允許分段分期施工,較不存在二次施工品質不佳的問題。同樣的施作方式亦可見於1914年成立的臺南中學校(今臺南二中)、及1915年落成的原臺南州廳(今臺灣文學館),該兩單位均留有照片見證,臺南女中並無建築當時的檔案留存,是為可惜!
 
位於今自強樓二樓會議室和數學科教師辦公室,是學校的講堂所在。日治時期學校均設有講堂,其大小至少要能容納全校一半的學生,南女講堂的規模約二至三間教室之大小,講台置於西側,與今日不同。又與南一中、南二中兩男校不同的是,該兩校之講堂皆為獨立建築,規模自是不可同日而語;南女則以自強樓之二樓部分空間隔出作為講堂,稍次之;本校另一源頭──二高女──則將室內體操場與講堂合併使用,並無獨立空間,更次之。


講堂,1935年,畫面後方鑲木框之牆為西側,一牆之隔即今教務處

1926年為加強防震,於自強樓兩側增加磚造扶壁;近半世紀後之1973年進行結構補強。與前一年之實踐樓強化作法相同,將木構造的樓板更換為鋼筋混凝土,原磚造之扶壁或者因此也鋼筋混凝土化,但因色澤不同,本預計全髹以磚紅漆,並將新扶壁之灰平外表畫成磚造模樣,當北側部分髹漆後,發現效果實在欠佳,故南側髹漆遂取消,其剩餘款,轉於樓外西側增建保健中心與廁所(參考前一期照片,1991年新實踐樓落成後已拆除)。返校校友可稍加注意自強樓正面外牆顏色之差異。


北側扶壁,2019年,右側排水管旁即扶壁,褪色之紅漆仍隱約可見畫成磚造之模樣


南側扶壁,1933年,從操場看自強樓南側。來源:臺南一高女第13回畢業紀念冊

眼尖的人可能會發現,在美麗的圓山牆「強」字上方的鋸齒狀空隙有一特殊物品,老一輩的人說那是一面「八卦鏡」,放置的時間不詳,原因說是因校門對街稍右處於光復後曾設有「陸軍804總醫院民眾診療所」(即現在之「生產力中心」所在地)之故。雖言:子不語怪力亂神,但此事或者不必全以迷信視之,姑且當它是對民俗儀式的一種尊重。
 
自強樓北側之地貌多變,從最早的荒蕪,到如今的花木扶疏,但見紅樓掩映於綠樹間,透著隱約含蓄之美;高壯的樟樹、南洋杉如護衛般長年固守,深情不捨;間有水聲淙淙引鳥翩蹮流連,靈動、靜謐皆美,如此校園,應是再難得有,南女人何其有幸,竟可輕鬆擁有!


自強樓,1923年。來源:臺南市文化基金會


自強樓,時間不詳,約在前一張前後年,下方之基座通氣孔清晰可見。來源:網路,待查

卻有一事須得一提,似乎從自強樓落成之後,始終未見任何一張正面全景照片。昔時無之,可能因相機功能不彰,一條龍之立面只得側拍;今時又無,則一以綠樹遮掩半面,再則其前方之莊敬樓實體讓自強樓右前方更不開闊,全貌更是難得一見。如今南女圖資藝文館新成,學校可供運用之空間增多,除曾研議將自強樓改設為藝文展覽與活動之用,讓其歷史人文風情更加彰顯外,還給自強樓一個乾淨絕少障礙的面目,或者也是值得思考之事。




人生之河演後感      文/吳素真,57級

這是我讀高醫樂齡大學2年,研究院4年後的另類學習~戲劇課。讓我有機會第一次參與演出,演我自己的人生故事。
我們這些同學都是素人,5個月的老師教導(南風劇團團長陳姿仰老師)演出每個人的人生故事。
我們南女57同學也可來自我挑戰喔~另類學習!

謝謝高醫校長夫人~莊純玲,高醫董事蘇榮茂夫人,大同醫院副院長黃炫迪夫人
現任醫師夫人會長洪小淑(抱病參加)及創會會長帶領幾位前會長~鐘美珠,秀鶯,楊瓊媛,黃芳蘭和好多醫界及Happy club好姐妹,特地來觀賞為我加油,獻花。謝謝妳們溫暖的鼓勵!
謝謝好同學們的鼓勵,其實這次我自己都很感動,每排演一次就哭一次。

在原生家庭的日式教育,和在台南女中老師們的教導,使我從小就是乖巧,順從父母,尊敬長輩的貼心性格,也培養我堅忍不拔的個性。真的是感謝父母,老師培養了我,成就了我現在的幸福!

現在回顧一生,孩童時的無憂無慮,學生時代的快樂,父母,兄弟姐妹的愛。 到結婚後才是真正的人生~酸甜苦辣都有。唉~,這就是有高低起伏,精彩的人生!

感謝姿仰老師---
很榮幸能有緣來到建軍藝術村,再度與妳續前緣(5年前高醫樂齡大學一年級結業式表演)。
感謝在短短的10天(1/16~1/25)在妳耐心的指導下,完成了我不可能的任務(我的台詞多,年紀大記憶力衰退,很怕忘詞)。
因為全隊只有我第一次表演,只好加緊練習,(皇天不負苦心人),總算完整演出!
千萬個感謝+感恩,把它當做是我結婚45年後最好的禮物與回顧!

說明:
1、陳(姿仰)老師是有名(南風劇團)的編導演和製作人。這次的演出是由(南風劇團)主辦與(高醫樂齡推廣中心)協辦~國家藝術基金會贊助。
2、(許正民)是我先生,他是皮膚科醫師。許家的共同群組是(歡樂家族)~是個大家族~婆婆生有5男2女,我先生是最小的孩子,上有4個哥哥,2個姐姐。



我也有扮演小學生玩木頭人,躲貓貓的可愛樣子喔!


前排拿花的是(陳姿仰老師),後排拿花的是我。



 20190128一場史詩般的盛會      文/陳得文,76級

台南市美術館於2019年1月27日開幕,蔡英文總統和賴清德前院長都蒞臨剪綵,為了這場盛事,美術館鄭重邀請牧靈美聲合唱團承接當天晚上總統級的音樂會。
 
牧靈合唱團團員大多是音樂系科班出身,我和65級蘇淑菁、87級楊倫欣通過甄選,一同擔任女中音。這一個多月來,正巧是學校期末工作最忙碌的時期,要參加集訓,還要熟記義大利文、德文、拉丁文歌詞,只能利用下班和零碎時間多加油,一有空就聽錄音練習,我甚至夢到上台演唱呢!
 
1月26日下午三點半開始彩排,在余能盛總監的嚴格要求下,晚上十點多才結束,但也有幸預先參觀館內設施。1月27日下午在戶外舉行開幕典禮,風和日麗,場面盛大,藝文界和政界菁英齊聚一堂,我們也提早到場,準備晚上的表演。
 
音樂會表演者包括五位國外聲樂家和鋼琴家、以及牧靈美聲合唱團,整場節目以歌劇形式連貫,唱布蘭詩歌的命運之神時,氣氛莊嚴肅穆;唱拿布果的奴隸之歌時,大家要自然地在舞台上或站或坐。唱茶花女的飲酒歌時,所有人則是端著酒杯,愉悅地唱出輕快的旋律。將近三小時的音樂會,我們盡力把美聲素養和集訓成果呈現出來,合唱團李德淋總監滿意地說,這是集訓以來表現最好的一次。
 
這場音樂會只有兩百多個座位,不對外開放,貴客雲集,校友75級陳昭蓉(廣容)、76級張佩貞等都是受邀的VIP貴賓,南女人分別在台上台下,不只是一個有趣的巧合,也展現南女人的藝文涵養。這場音樂會,將在市民期待了60年的台南市美術館史上,記下華麗而雅緻的一筆,很榮幸我們有機會齊聚一堂,共襄盛舉。



牧靈美聲合唱團與國外聲樂家、鋼琴家聯合演出歌劇茶花女的飲酒歌。


牧靈合唱團等演出者與美術館陳輝東館長(第一排左起第六位)等大合照。第二排右三87級楊倫欣,第三排右四65級蘇淑菁、右五76級陳得文。



75級陳昭蓉受邀為台南市美術館開幕VIP貴賓。




台南女中最美麗的一則愛情故事和和一本最珍貴的食譜    文/莫昭平,58級

前兩天適逢情人節 我一早去“台北市閱讀寫作協會演講
「關於讀書這件事」,巧遇三位南女學妹來聽演講 ,真的太有緣了!


3位南女來聽莫昭平演講。左起:81級邱雯凰58級莫昭平的夫婿古競祥、莫昭平、66级張歆田68級凃淑貞 

演講中 我從丹布朗談到村上春樹 從伍佰談到阿信 從比爾蓋茲談到張忠謀的讀書生活最後,我告訴大家:有些書,特別是文學書,是需要細細品讀與咀嚼的,尤其是詩。於是我在投影片上秀出這一年來我最喜歡的一首情詩獻給大家,並祝大家情人節快樂。大家細之下都好感動,深深嚮往之。
 
原來這是80歲的南女蕭敏雄老師2年前的情人節送給結褵逾50年的愛妻高喜香老師的一首情詩 兩位老師是南女備受愛戴的老師 一位是英文老師一位是家老師他們恩愛逾恆 每逢佳節必以情詩傳愛。
 
這首詩是這樣的:

「用心日日即佳節
愛火持溫不慮滅
花馥糕甜能幾時
怎及相看恆相悅」


兩位老師在台南女中任教超過30南女學生即使沒有上過他們的課也一定看過兩人在黃昏校園裡攜手漫步他們不僅是台南女中令人想念的老師「相看恆相悅」的鶼鰈情深也是學生們恆久的典範 是台南女中最美的一則愛情故事。


兩位老師相看恆相悅 


不管多遠的路途,兩位老師永遠攜手同行 

以下請看南女百年校慶專書《南女風華一世紀》中介紹兩位老師的這篇最美麗的文章,南女67級楊淑芬和58級陳雙喜所撰寫。http://tngs100.blogspot.com/2017/08/blog-post_13.html
 
我把這事在自己的FB、台南女中校友會的FB和舞動南女line 群組發佈,引來學姐妹們澎湃的迴響和分享。
 
南南北北的南女人此起彼落地在FBline上懷念起兩位老師,58級陳碧玲說:“我是在高一被蕭敏雄老師教英文高喜香老師教家政,他們那時剛結婚不久。敏雄老師才從台大外文系畢業不久,風流倜儻斯文外表,真的迷死我們高一7班陳家班的女孩子們,我們不但佩服老師才華,更是被他的風采深深吸引。
 
蕭老師上課前肯定先翻開點名簿對照,那個動作真是洒脱,這也給同學們弄的機會,我和陳春米就拿一隻塑膠壁虎夾在點名簿內,我現在還記得老師往後仰驚嚇表情,全班哄堂大笑的情景,但是老師並沒有追究「凶手」,只是把凶器永遠地沒收了
 
喜香老師和藹可親,溫婉細膩,學生當作妹妹或女兒來看待,她像春風一般,深深滋潤了學子們的心靈,帶給學生們一輩子的正面影響。
 
75級陳昭蓉說:“老師教過的咖哩酥餃,我還會做喔!還記得老師常說,做一道菜,眼睛先吃喔!隔壁班常傳來蕭老師吹口哨的曲子《綠袖子》。真是懷念哪!!”
 
64級李淑惠則牢牢記住了高老師的殷殷叮囑:“妳們將來都會是家庭主婦或是職業婦女 ! 下班到家, 小孩餓了,老公餓了, 這些點心和菜,食譜都很簡單, 都可以快速上桌,妳們要好好記下來、 保存下來, 將來會用到的 !

 

64級李淑惠記錄、珍藏的高喜香老師食譜的封面 

大家對喜香老師的懷念一發不可收拾,老師教的開口笑、咖喱餃、多福餅(甜甜圈)、八寶鴨……紛紛被點名,然後64級李淑惠突然不可思議地說她還珍藏著45年前上高喜香老師的家事課所紀錄的食譜,還“有圖有真相”地立馬把封面和目錄頁拍照上傳。食譜中琳瑯滿目,從百鳥歸巢、糯米雞、韭黃鱔糊……等大菜,到拔絲地瓜、椰絲球、蝦仁吐司……等點心一應俱全(寫到這裡,口水已經流滿地了,XD)。
 
大家都覺得李淑惠太強大了,也羨慕極了,接著李淑惠慷慨大度地表示,她願將食譜重新打字,並且公諸南女人,“讓南女人可以做給阿孫吃!她又嫌自己打字太慢,於是公開征求高手幫忙,以便盡快完成、裝訂成冊,永久流傳。
 
這時65級陳立明當仁不讓地跳出來承擔這份工作:她“希望這本食譜廣為流傳,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南女人及親朋好友”。

64級李淑惠記錄、珍藏的高喜香老師食譜的目錄頁之一 


64李淑惠記錄、珍藏的高喜香老師食譜的目錄頁之二 
 
南女人太可愛了,真是充滿愛、活力和行動力的一個大家庭,我深以其中一份子為榮、為傲,並深感幸福無比 !
 
讓我們一起來期待這本珍貴的高喜香老師食譜復刻版吧!~~出版前當然要請高老師詳加校訂啰!如果可能,邀請高老師來辦一場現場實作的復刻版新書發表會更棒啰!(繼續發想中……)

 

蕭敏雄和高喜香老師伉儷被學生們簇擁 
左起:58级莫昭平 66級蔣幸娟 65級陳麗芬 高喜香老師 蕭敏雄老師 侯美子老師 後排是65級陳淑芬 64级莊雅惠 57級江麗香老師( 攝於去年百年校慶南女校友管樂團於國家音樂廳的演出中塲時間)



蘇慧貞校友續任國立成功大學校長    

恭賀本校蘇慧貞校友續任成大校長,開創女性治理高等教育典範,更建立全方位跨領域高遠又在地的治學方向。高瞻遠矚,成大之福!蘇校長的真心與努力,才幹與器識,辦學治校格局之大,助力諸多前瞻性的研究發展又揉合細膩的人文關懷,令人佩服讃歎!南女校友們與有榮焉。
 
2019年1月29日-蘇慧貞校長續任典禮影片
https://mytube.ncku.edu.tw/media.php?id=5609
 
相關報導--自由時報
http://m.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686457
 
相關報導--中央通訊社
https://www.cna.com.tw/news/ahel/201901290133.aspx
 
相關報導--ETtoday
https://www.ettoday.net/news/20190129/1368760.htm





重回68年的白衣黑裙學生會    文/葉姿蘭,81級

2019/02/07(四)【大年初三】
陽光明媚的正中午,姿蘭受邀參與68級同學會籌備會。這個同學會緣起一個溫馨的68級群組,是由68級郭瓊華學姊在2017年,為了百年校慶而設立。在今年1月起由郭月娟學姊憑著強大的熱情大力推播,加上各位68級學姊的協力召喚同窗下,已經聯繫到超越兩百個同學們。

月娟學姊邀請68級同學會的班代表及協助工作成員們,在校長室旁會議室,互相認識,一起為了《2019重返南女風華》活動,集思廣益的說說各自的想法以及建議。雖然短短2小時,卻是歡喜笑聲不斷,彷彿大家一起回到高中時代,就在母校紅樓的學生討論會。
非常美好的相聚~ 
也期待今年的78,68,58級的逢十重聚。


《2019重返南女風華》68級重聚籌備小組起跑囉~



美國南加州臺南一中臺南女中校友會      文/林水治,72級
 
簡介:臺南一中校友會1987年成立;臺南女中南加校友會1998年成立;2006年,兩校友會合併成立 “南加州臺南一中臺南女中校友會 “。
 
校友會的成立契機始於1987年,臺南一中第一任校長蘇惠堅(*1)到洛杉磯參訪,南一中校友熱情歡迎招待之後,校友前輩決定成立校友會,第一届“南加州臺南一中校友會”於是成立並推舉陳哲夫(*2)第一届會長。
 
關於南女校友會的成立,早在1998年以前,原第二高女第17屆學姐Akiko每年都會召集南女校友聚餐;1998年四月在洛杉磯華僑文教服務第二中心,一群熱心南女學姐決定正式成立“臺南女中南加州校友會”,並決定定期舉辦醫療座談活動,不過當時正副會長一時還沒產生。
 
直到2006年,兩校友會合併成立 “南加州臺南一中臺南女中校友會 “,并由翁淑镮擔任會長,現任會長則是由趙士輝自2017擔任迄今。
 
校友會目前登記在冊的校友有313名,最年長的是106歲的蔡瑞雲老學姐,在2018年慶祝臺南女中100周年的新年聯誼會(01/14/2018),蔡老學姐還親自參加聚會;另外1937年畢業的林明昆也算目前是最最資深校友。校友會在過年期間會舉辦年會聚餐,合并醫療座談會和慶祝活動,年中則有舉辦旅游活動,歷届校友齊聚一堂,笑語寒暄,非常熱鬧。
 
除了定期的活動,校友會還不忘回饋社會,特別是對母校學弟妹的關心,歷年來在校友的慷慨捐贈下,南加校友會設立獎學金提供給臺南一中和臺南女中的應届畢業生。人在海外,心繫故鄉,臺灣發生大災難時,校友會也積極響應募款捐助,例如2016年臺南永康大地震,校友奔相走告募款捐助家鄉受災群衆。
 
南加州校友會,歡迎尚未加入的校友入會,大家一起來關心家鄉,回饋社會和母校,校友會報名請發郵件 TainanHighSchools@gmail.com, 感恩!
 
2017-2018 第31屆名錄
 
會長 趙士輝(Eric Jao, 1979屆,現住Cypress, CA)
 
理事 張淑箴,陳素芬,郭健民,郎果傑, 葉忠祐,嚴智仁,翁淑镮,李淑惠,蔡幸珍,張勝雄,劉邵群,蔡長宗,吳政聰,林春美,謝婉香,黃重德,林志誠,邱瀞玉

 

2018 年會&南女中100週年慶聯歡會


現任會長趙士輝


2019年會聚餐


2018校友會一日遊(翻拍自年刊)




302台中國美館藝術與心靈響宴      文/洪幸元,67級

1/16 冷冷的風、細細的雨絲,澆不息一群飄鳥重聚的熱情。
優雅、沉穩的劉善悅班長,幫大家安排台中國美館"花之禮讚"的導覽活動,全程接送,還貼心的幫大家準備雨傘、外套,呵護著北漂的饒文娟、康素貞、洪幸元,專程從美國回來的蔡秉和,與從台南帶來暖陽的陳素霞。

有了12/16的重聚暖身,今天的見面,大家馬上升溫到40年前,甚至比40年前更熟。花之禮讚的導覽,讓我們有緣看到康熙、乾隆皇帝祖孫的御筆真跡,欣賞屏風繪畫可了解日本江戶時代上層社會的美學觀,從浮世繪中看到庶民生活的豐富性。

但這些都比不上六個吱吱喳喳女人自己走場時的精彩,當過故宮志工的,分享雍正皇帝龜毛個性造就清朝高品質的瓷器;做C14定年的專家,訴說很多古物收藏、鑑定的趣事;走到當代藝術區,更是發揮大家想像力、天馬行空解讀創作者的理念。

為了維持美術館參觀品質,我們非常克制,但到了餐廳,大家就聊開了,光看菜單,就開始分享選配老花眼鏡的經驗;點菜了,又是生活智慧交流的時刻,化學老師力薦:用温水洗菜可洗掉更多的農藥;有人驚奇發現,隔壁餐廳是寶可夢的道館,找到同好,馬上互加好友;同是年改受影響族群,當然要美國、台灣退休制度比一比。

快樂的時候,時間總是走得比較快,又是說再見的時刻了!
沒有制式的自我介紹,但在輕鬆自在的聊天中,心靈就交會了,我們都讀懂了彼此。



我們是永遠的文青


雖然念理工的女生比較偏好素顏,但還是要帶上太陽眼鏡遮一下眼袋


在海外洛杉磯57校友~與母校同慶50團聚      文/吳素真,57級

2018年12月16日,台南女中校友會為畢業50年,40年,30年的校友舉辦了一場盛大的校友團圓。
我們(吳素真,吳寶惠)兩人未能躬逢其盛,因為我們參加了一次籌畫已久,為期12天的古巴,墨西哥旅遊,不巧和12月16日的50團聚撞期,實感遺憾!

在古巴,墨西哥之旅結束,我們停留洛杉磯。
我們在2018年12月17日在美國洛杉磯Porto Bakery邀集了王肖默,龔筱平,葛小妹,雲莉美等旅美多年的57同學,6人一起和台灣同學同步慶祝畢業50年後的再團聚。我們有的50年未見,外貌不復當年,真怕見面也不相識。那知大家一見如故,說不完的話,一直到下午4,5點才依依不捨的互道珍重,期待下一次的再見!

參加這次在美國同步慶祝的50團聚,感覺50年的時光並未冲淡彼此的情誼,猶如回到無憂無慮的青春年華,內心的愉悅難以形容!大家用手機盡情拍照,感謝葛小妹當場細心的為每個人修圖,她的妙手讓大家留下美美的倩影,珍貴的回憶!


左起:吳寶惠,吳素真,雲莉美,龔筱平,王肖默,葛小妹

後記:
這場同學會結束後,我停留洛杉磯過完聖誕節又和兒孫媳婦一起回台灣。
接著我們2019年1月1日全家飛往泰國旅遊6天慶祝我和老公結婚45週年紀念日。
泰國回來後,我參加2019年1月26日在高雄醫學大學演藝廳公演的(人生之河)。
1月31日又參加由寶惠作東在(台南香格里拉飯店)舉辦的小型同學會,這場聚會邀請到林春惠老師,美國回台的王肖默,仲嘉妮,60年同學林樸真,郭美雯也特地南下參加,我們一共12人,為畢業50年後再團圓,畫下一個圓滿的句點!



由左至右:亓婷婷,林樸真,王秀珍,仲嘉妮,吳素真,郭美雯,林春惠老師,王肖默,馬錦桂,吳寶惠,吳秀峰,朱貴珠







This email was sent to *|EMAIL|*
why did I get this?    unsubscribe from this list    update subscription preferences
*|LIST:ADDRESSLINE|*

*|REWARDS|*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